“小巨人”长成记 格兰特:以质取胜 持续扩大海内外“朋友圈”
日期:2024-12-19 | 作者: 浓缩机
今年全国两会以及省委省政府“新春第一会”高度聚焦“科学技术创新”,创新已成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水平发展核心关键词。近年来,我市一批非公有制企业勇立潮头、大胆创新,走上了专精特新发展之路,为我市打造“3+3+N”现代产业集群提供了有力支撑。
宜兴市融媒体中心专题策划,推出“‘小巨人’长成记”系列报道,探究“小巨人”通过科学技术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练就高水平发展的“独门秘笈”。
“这批设备很快就能交接到我们的新加坡合作伙伴益海嘉里集团相关项目现场。”该公司CEO彭锋介绍,格兰特一季度就完成了近80%的全年外资项目目标任务,全年预计实现应税销售额超6亿元。格兰特产销两旺的背后,是企业以技术、质量赢市场,“口碑效应”不断凸显,海内外“朋友圈”持续扩大。
从当初一间屋、三五人的小作坊,成长为如今的国际干燥、浓缩蒸发设备行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格兰特的崛起之路略显“另类”。在同行业的一些企业忙于价格竞争时,格兰特在初创时就树立了“质量铸就品牌”的意识。“一台大型设备使用的时间往往长达15年,甚至更长。若企业技术不强,不能保持健康稳定的发展状态,哪怕产品价格再便宜,客户也很难有勇气选择你。”彭锋说。2000年,格兰特开始参与吉林省梅河口市阜康集团的一期工程招标。作为国内酒精生产行业的领军企业,阜康集团对设备的稳定性要求很高。经过近一个月的考察,在十多家参与招标的企业中,阜康集团最终选择了产品售价最高的格兰特。
“阜康集团选中我们,一种原因是认可企业过硬的技术,另一方面是对企业未来发展有信心。”彭锋介绍,格兰特稳健发展的背后,是企业对技术、人才的极大重视。
▶1992年格兰特刚成立,时任公司董事长的马小庚就开始辗转全国有关科研院所招揽人才,并依据市场需求“预定”最新的技术。
▶1994年,马小庚和武汉一企业负责人聊天时得知,该企业的3名技术人员在气流干燥、蒸发器、脱水机设计方面有“一技之长”,而这些正是格兰特急需的关键技术。马小庚立即驱车7小时前往武汉,成功说服这3名技术人员担任格兰特的兼职顾问,为企业干燥技术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
▶1996年,马小庚又打听到国内一家知名科研院所的工程师在管束干燥机方面颇有心得,再次前往邀请。在各方人才的合力攻关下,次年,格兰特就研制出当时全国最大的管束干燥机,成为全国干燥浓缩设备行业的领军企业。
▶2006年,马小庚经朋友介绍,结识了具有35年蒸发系统模块设计经验的美国专家柯德福。“这样的高层次人才,是格兰特发展的‘必需品’。”为此,马小庚多次约请柯德福,他的发展理念和诚恳态度让双方很快成为了朋友,当年柯德福就被聘任为格兰特干燥浓缩设备设计院院长、技术总监。
▶如今,柯德福参与设计的MVR(机械蒸汽压缩)蒸发结晶系统,已成为格兰特全球领先的“拳头产品”。
企业生产的设备在阜康集团投用二十余年来,从未发生过因设备而影响生产的故障。在后续项目中,阜康集团采购的设备均为“格兰特造”。在格兰特一次次服务头部企业的过程中,“口碑效应”不断放大。“慢慢的变多的客户经朋友找到我们寻求合作,并且在合作过程中成为最忠实的伙伴。”彭锋说,新冠疫情期间,格兰特的项目订单不降反增,这背后离不开老客户的回购与介绍。与此同时,口口相传的好口碑让格兰特的海内外“朋友圈”持续扩大。目前,格兰特的产品已经销至世界五大洲的30多个国家,在化工、轻工、食品、制药、水处理等行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所用的设备中都能够正常的看到“格兰特造”。